經濟導報    原創(chuàng)    山東    公司    金融    山東國資    智庫    鷹眼IPO    熱點    好品山東    證券    消費    樓市
山東財經網 >> 證券
年內監(jiān)管層開出1500張罰單 116單涉內幕交易
來源:證券日報   加入時間:2023-10-20 9:39:45  

  同花順iFinD數(shù)據顯示,以披露日期來計,截至10月19日記者發(fā)稿,年內證監(jiān)會和各地證監(jiān)局累計開出超1500張罰單,其中116單涉及內幕交易,包括61單行政處罰決定書,合計罰沒2.53億元,包括處罰金額1.8909億元,沒收違法所得6414萬元。

  還有55單為行政監(jiān)管措施決定書,處罰措施包括警示、責令整改、記入誠信檔案等,主要涉及內幕信息管理不規(guī)范,包括未將中介機構的盡調人員登記為內幕知情人等,知情人的知悉時間登記不準確、知情人均未簽字確認等。

 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向記者表示,內幕交易不僅嚴重損害公眾投資者的知情權、選擇權與投資權,違背商業(yè)倫理,還觸犯法律規(guī)范,打擊市場投資信心,其理應成為監(jiān)管機構的重點打擊對象。

  前述116張罰單中,有47單為并購重組類型的內幕交易,占比40.52%。

  隱蔽性是并購重組類型內幕交易頻發(fā)的原因之一。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武長海對記者表示,并購重組等交易行為時間跨度長、涉及人員多,與操縱證券市場等行為比較,更具隱蔽性,監(jiān)督查處起來確實存在一定難度。

  此外,確定內幕信息形成的具體時間一直是司法實踐中的難點。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對記者表示,“并購重組、實際控制人變更等重大事項,只有內部人才能掌握準確的動向,與之相關的內幕信息也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,確定內幕信息形成的具體時間一直是司法實踐中的難點。按照法律規(guī)定,只有在內幕信息形成之后,接觸內幕信息并直接或間接進行交易的行為才會被認定為內幕交易,這就導致掌握過程性信息的內部人會存在僥幸心理,這應該是相關領域內幕交易高發(fā)的原因之一!

  從涉案主體看,內幕信息知情人違規(guī)交易仍時有發(fā)生,包括內幕信息知情人直接交易、“泄密”給其他人。前述116張罰單里,有98張的處罰主體為自然人。國浩律師(上海)事務所律師朱奕奕對記者表示,相關人員的法律意識薄弱,對相關規(guī)定的了解和認知不到位;同時,由于違法成本低、高收益的驅使,相關人員通過實施內幕交易行為為自身尋求高額的非法收益。

  武長海認為,針對上市公司的實控人、高管等頂風作案的行為,在證券法中明確了行政責任、刑事責任以及民事責任,目前應當進一步提升該行為的刑事責任。另外,應當進一步明確該違法行為的信用責任,加大對實控人、高管等日常教育和監(jiān)督。

  新《證券法》實施以來,提高證券違法違規(guī)成本成為資本市場主體較為關注的重要內容。在加大內幕交易的懲處力度方面,新《證券法》已明確最高10倍罰款。

  事實上,證監(jiān)會及地方證監(jiān)局嚴厲打擊資本市場內幕交易違規(guī)行為,已取得一定成效。據證監(jiān)會官網,2022年全年,有關部門共辦理內幕交易案件170起,同比下降15%。

  對于進一步打擊內幕交易,朱奕奕表示,監(jiān)管部門應貫徹、落實“零容忍”態(tài)度,在對內幕交易違法行為進行懲處時,嚴格依照相關規(guī)定進行,應罰盡罰,罰責相當,從而對其他社會主體起到有力的警示、震懾的作用。(來源: 證券日報)




編輯:付建

[山東財經網聲明]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經濟導報·山東財經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·山東財經網。經濟導報·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(lián)合聲明,任何組織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,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,違者必究!。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·山東財經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,更好地服務讀者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,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,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(fā)布,可與本網聯(lián)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30日內進行。

 

 

 

新聞推薦
 
·> 這些地區(qū)間鐵路旅行時間大幅壓縮!回家更快了!
·> 世界首個!我國國內有效發(fā)明專利數(shù)量突破400萬件
·> 91家公司排隊備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納斯達克成熱門選擇
·> 1月16日A股收盤:大金融股異動,帶動指數(shù)飄紅!
·> MLF超額續(xù)作,一季度降準降息仍有可能
·> 深股通新增2只寬基ETF,便利境外投資者投資創(chuàng)業(yè)板優(yōu)質企業(yè)
·> 首部“銀發(fā)經濟”政策文件出臺!這些板塊有望受益
·> 滬深交易所發(fā)出38份紀律處分,釋放“嚴監(jiān)管”信號
Copyright @ 山東財經網   地址: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

郵編:250014    電子郵箱:sdenews@126.com

備案號:魯ICP備09023866-44號 魯新網備案號:201000112

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31-85196503 郵箱:sdenews@126.com